• 【真实案例】广州医疗团队创造奇

    • 介入+冷冻+药物:三管齐下击溃肠

    • 32岁货车司机的抗癌奇迹:肝癌晚

    • "我还想看着女儿结婚",一位肝

    • 这箱荔枝刷屏医院朋友圈!医患共

    • "我还活着!"21年肝癌患者亲述

    • 4.4厘米肺磨玻璃结节的精准克星

    • 锦旗致谢显真情!广州复大肿瘤医

    您当前的位置: > 患者故事 >

      介入+冷冻+药物:三管齐下击溃肠癌肝转移的实战案例

    • 全网发布:06-25 18:03 发表者:zsz
    古人用"肝肠寸断"形容极致的悲痛,殊不知这四字竟暗藏解剖学的玄机。在人体精妙的构造中,肝脏与肠道确实通过门静脉这条"生命运河"紧密相连。平日里,它如同一条滋养万物的母亲河,将肠道吸收的营养源源不断输送给肝脏。然而当结肠出现肿瘤时,这条母亲河便会沦为癌细胞的"偷渡通道",让恶性肿瘤得以沿着血流长驱直入肝脏。

    年过半百的王先生(化名)正是这条"死亡高速"的受害者。2021年盛夏的体检报告犹如晴天霹雳——肝脏占位病变的阴影赫然在目。经过层层检查,真相逐渐浮出水面:距肛门18厘米处潜伏着3厘米的肿瘤,病理报告冷酷地宣告:乙状结肠癌已通过门静脉这条"特快专列"在肝脏安营扎寨。

    这并非偶然。医学数据显示,15%-25%的肠癌患者在确诊时,癌细胞就已搭乘血液快车抵达肝脏。更令人心惊的是,即便原发灶被切除,仍有同等比例的患者会面临癌细胞"卷土重来"的威胁。王先生的病情正是肠癌狡猾本性的典型写照——前期仅以大便异常这类"温和抗议"示人,待真正拉响警报时,敌军早已在肝脏建立"殖民地"。

    抗癌之路荆棘密布。半年化疗联合靶向药的"组合拳"暂时稳住阵脚,2022年春天的根治手术更是一场"多线作战":直肠、淋巴结、肝脏多处病灶同时清除。但病理报告上"TRG 2级"的评级,暗示着这场战役远未结束。果然,2023年秋的复查再次发现肝脏出现新的"敌占区",介入治疗的剧痛让这位硬汉也忍不住皱眉。

    转机出现在2024年金秋。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的医疗团队为王先生量身定制了"阶梯式打击"方案:先以介入化疗栓塞术切断肿瘤"粮草补给",再施以冷冻消融术的"极寒攻势"。令人欣慰的是,这次介入治疗在DSA精准导航下,犹如"微创特种部队"直捣黄龙,既避开了传统化疗的"狂轰滥炸",又避免了王先生恐惧的剧痛体验。

    然而抗癌如同下棋,需要步步为营。2025年清明时分的复查显示,虽然肝脏病灶节节败退,但腹膜后淋巴结又成新的战场。此刻王先生从容选择了碘离子植入术这种"精准核打击",这份淡定源于医患间筑起的信任长城。

    回望病因,这场灾难早有伏笔。王先生坦言自己曾是"无肉不欢"的饕餮客,红肉、重口味、宵夜组成的"致癌套餐",加上烟酒的"助纣为虐",终让肠道上皮细胞在反复刺激中"揭竿而起"。现代医学早已证实:高脂低纤的饮食如同在肠道埋下定时炸弹,烧烤熏制食品中的苯并芘更是公认的"细胞叛乱煽动者"。

    这场"肝肠之殇"为我们敲响警钟:管住嘴绝非老生常谈,而是守护消化道的铁律。少一份红肉,多一把蔬菜;减一分咸辣,增一杯清水——这些看似微小的选择,实则是为门静脉这条生命通道筑起最坚固的防癌长城。毕竟,我们都不愿见到滋养生命的母亲河,沦为癌细胞的死亡高速。
    (责任编辑:fuda-cehua)
    治疗专家成员
    • 牛立志副教授

      第四军医大学胸心外科博士毕业;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...详细>>
    • 梁冰副院长

      从事肿瘤综合治疗及微创治疗20余年,擅长肺癌,肝癌,胰腺癌...详细>>
    • 曾宗渊教授

      毕业于中山医学院(现中山大学)医疗系...详细>>
    相关视频
    媒体报道:细妹肚里能
    媒体报道:细妹肚里能"撑船"
    媒体报道时代楷模徐克成:厚德行医 医德共济
    媒体报道时代楷模徐克成:厚德行医 医德共济
    媒体报道:抢救象面人
    媒体报道:抢救象面人
    广州电视台播出:癌症康复协会挂牌仪式
    广州电视台播出:癌症康复协会挂牌仪式
    媒体报道:大家-李朝龙 无畏挑战
    媒体报道:大家-李朝龙 无畏挑战
    更多相关视频

    友情链接:广州肿瘤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