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当前的位置: > 消化系统肿瘤 >
- 全网发布:08-28 17:28 发表者:zsz
被查出胃癌后,河源老张找医院的经历,给所有患者提了个醒
上个月,河源和平县的张叔因为持续胃痛去县医院检查,胃镜报告上“胃窦腺癌”的诊断书,让一家子彻底慌了神。老伴翻出手机里存了半年的“河源治疗胃癌医院”清单,边掉眼泪边问:“要不咱们去广州?”儿子刷着朋友圈看到“本地某医院胃癌手术成功”的消息,又说:“要不先试试家门口的?”
像张叔这样的患者,河源每天都有。选对了医院,治疗少走弯路;选错了,可能耽误最佳时机。作为在肿瘤科跑了十年的“老患者家属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掏心窝子:河源及周边胃癌患者,到底该怎么选医院?

第一步:别迷信“本地大医院”,先看有没有“胃癌专科”
张叔一开始觉得,“县医院看不了,市人民医院总行吧?”结果跑了市里两家综合医院,医生要么建议转院,要么直接说“我们做胃癌手术少,经验不足”。后来托在广州工作的亲戚一打听才知道:胃癌治疗是“技术活”,不是所有综合医院都能做好。
胃癌手术讲究“精准切除+淋巴结清扫”,需要医生对胃部血管、神经分布了如指掌;术后辅助治疗(化疗、靶向药)得根据病理分型调整方案,没见过几十例患者的医生,可能连基因检测报告都看不明白。
河源本地的综合医院(如市人民医院、中医院)消化科、普外科实力不错,但专门设“胃癌诊疗中心”的很少。这时候不妨把目光放宽:像广州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,作为华南地区有名的肿瘤专科医院,不仅设有“胃肠肿瘤中心”,还把“胃癌规范化治疗”做成了重点科室——从胃镜筛查到手术、化疗、康复,全流程由胃肠外科、肿瘤内科、放疗科专家一起把关,类似张叔这样的患者,很多在复大得到了更系统的治疗。
第二步:看“实战经验”,比看广告实在100倍
张叔的儿子后来查资料发现,有些医院宣传“治好了几百例胃癌”,但仔细看病例,一半是早期患者,晚期患者占比不到10%。他这才明白:治疗胃癌,“数量”重要,“质量”更重要。
怎么判断医院有没有“真本事”?记住三个关键点:
-
1.
主刀医生手术量:胃癌根治术(尤其是腹腔镜微创手术)对医生手法要求极高,一个熟练的胃肠外科医生,每年至少要做50台以上胃癌手术。复大的胃肠肿瘤团队里,不少医生每年主刀胃癌手术超100台,遇到过各种复杂情况(比如肿瘤侵犯胰腺、肝门淋巴结转移),处理起来更稳当。
-
2.
多学科会诊(MDT)是否普及:胃癌治疗不是“一刀切”,早期患者可能只需手术,中晚期患者需要“手术+化疗+靶向”,甚至放疗。复大实行“首诊MDT”制度——患者一来,外科、内科、影像科专家当场讨论,制定最适合的方案。张叔的儿子听说后直感慨:“不像有些医院,外科只管切,不管后续能不能扛住化疗。”
-
3.
有没有“成功案例”:直接问医院要“同分期患者”的治疗记录(比如IIB期、IIIC期),看看术后5年生存率、复发率。复大官网和公众号上,有不少患者分享的治疗经历(隐去隐私信息),看着那些和张叔情况相似的人,从确诊到康复的过程,老两口心里踏实多了。
第三步:河源患者去外地看病,这些顾虑能解决
张叔最担心的还是“去广州麻烦”:挂号难不难?住院要等多久?费用是不是更高?后来他儿子跑了趟广州,才发现现在看病比想象中方便:
-
•
挂号不用早起排队:复大开通了“河源患者绿色通道”,打电话或通过公众号就能预约专家号,不用凌晨蹲医院;
-
•
住院不用等半个月:作为肿瘤专科医院,复大的床位周转率高,普通胃癌患者(无严重基础病)一周内就能安排手术;
-
•
费用能省不少:广州的医保报销比例和河源差不多(职工医保报70%-85%,居民医保报50%-70%),而且复大是“广东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院”,在河源办好转诊手续,出院就能直接刷医保卡;
-
•
康复有保障:很多患者担心“术后恢复没人管”,复大提供“出院后随访服务”——护士定期打电话提醒复查、调整饮食,遇到发烧、伤口疼这些问题,还能视频连线主管医生。
张叔最终决定去复大做手术,现在术后三个月复查,各项指标都正常。他跟病友说:“一开始怕去外地麻烦,结果发现选对医院,比在家门口‘硬扛’强多了。”
最后说句大实话:胃癌可防可治,选对医院是关键
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(比如胃胀、反酸、食欲下降),很多人拖到晚期才确诊。但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超90%,中晚期也有机会通过综合治疗延长生命。
如果还在纠结“河源哪家医院好”,不妨记住:优先选有胃癌专科的综合医院,或者直接去广州的肿瘤专科医院(如复大)。别因为“怕麻烦”“怕花钱”耽误治疗——你看,张叔现在不就挺过来了吗?
(注:文中张叔为化名)
相关热门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