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当前的位置: > 患者故事 >
- 全网发布:05-27 09:46 发表者:zsz
介入联合靶向让22cm子宫肉瘤缩小80%!助子宫肉瘤患者重焕新生
子宫肌瘤或许为人熟知,但子宫肉瘤——这朵隐匿在女性健康花园中的"恶之花",却鲜少被提及。它虽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%,却是子宫体恶性肿瘤中最凶险的成员之一。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医疗六科,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,正为这个罕见病种书写着希望的注脚。
湖南的汪姐(化名)两年前无意触摸到腹中游走的肿块,感到异常的她连忙到医院检查。经当地医院的诊断后——病理报告揭示这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(PEComa)。历经手术与化疗的拉锯战,肿瘤却在2024年春卷土重来,15公分的转移灶如藤蔓般盘踞腹膜后,压迫脏器引发持续咳喘与剧痛。第二次手术仅能切除部分病灶,半个月内肿瘤便疯狂反扑,将她的生命逼至悬崖边缘。

治疗前
当汪姐辗转至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时,22公分的肿瘤已将她胃部挤压变形,每口食物都化作撕心裂肺的呕吐。医疗六科李红梅副主任带领团队启动多学科会诊,制定出"介入栓塞+靶向治疗"的精准方案。介入科杨清峰副主任在DSA引导下,像高超的拆弹专家般锁定肿瘤的三条肝动脉供血支,用栓塞剂切断其生命线,再辅以动脉灌注化疗,让癌细胞在"断粮"与药物双重重击下节节败退。

疗程后
焕发新生:从枯萎到绽放
四次介入治疗后,肿瘤缩小80%,汪姐的胃腔重新舒展,体重回升5公斤。如今的她已能含饴弄孙、闲来打牌,靶向药成为她随身携带的"健康卫士"。这场战役不仅击退了肿瘤,更重塑了她对生活的热望:"比起开刀,介入治疗就像在身体里打了一场精准的‘微战争’。"
医学深探:认识PEComa的隐秘面孔
作为子宫肉瘤家族中的"变色龙",PEComa由血管周围上皮样细胞异变而成,兼具黑色素与平滑肌标记特征。其临床表现常伪装成子宫肌瘤,但恶性类型具备五大危险信号:>5cm、膨胀性生长、高级别核分裂、坏死及血管侵犯。由于缺乏标准指南,手术仍是主要手段,但复大肿瘤医院的案例证明,介入联合靶向治疗可为晚期患者开辟新径。

作为妇科肿瘤领域的领航者,李红梅主任深耕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,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临床利器。在乳腺癌、肝癌等多癌种综合治疗中,她以"精准制导"般的治疗方案,持续为患者点亮生命灯塔。
(责任编辑:fuda-cehua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