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> 科普知识 >
- 全网发布:07-01 11:28 发表者:fuda_xxfb
徐克成查房随记 | 认识和警惕癌症的治疗性“进化”
近日在海珠院区查房,查到一例前列腺癌患者,已有多发性转移。患者约60岁,为什么这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,发生在这位相对年轻的患者身上,而且,还是罕见的小细胞性前列腺癌,一发现就已有多发前列腺外转移?
小细胞性癌主要见于肺癌。肺外小细胞癌(EPSCC)罕见,发病率约为所有癌症的0.1%-0.4%(InternMedJ.2023;53(9):1556)。2023年一篇文章综述了60例EPSCC,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泌尿生殖系统(42%,主要为前列腺和膀胱)、胃肠道(28%,主要为食管和结肠)。此前,海珠院区曾收治一例28岁罹患小细胞性卵巢癌的女性,更为罕见。
小细胞性前列腺癌最早报告于1975年(NatRevUrol.2014;11(4):213)。2019年Metzger等收集文献报告,共657名患者,中位年龄为68岁。大多数患者有淋巴结阳性(60.1%)和转移性疾病(70.0%),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(11.1-13.3个月)(Prostate.2019;79(12):1457)。本病具有以下临床特征——
对雄激素剥脱治疗(ADT)反应短或无反应;
有前列腺明显肿大或大软组织盆腔肿块、内脏或大块淋巴结受累;
溶骨性转移的高患病率;
颅内转移多(比常规前列腺腺癌更常见);
疾病快速进展(6个月内);
血清PSA水平低或检测不到;
异位激素(甲状旁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肽)产生相关的副肿瘤综合征;
血清LDH升高(≥2×IULN)、恶性高钙血症,以及血清CEA升高(≥2×IULN)。
进一步研究发现,小细胞性前列腺癌常起自于“标准”的前列腺腺癌。标准的前列腺癌,大部分对拮抗雄激素受体(AR)的治疗敏感。阿比特龙、恩杂鲁胺、阿帕鲁胺、达罗他胺等药物,已经用于一线雄激素剥夺治疗(ADT)。这些有效的AR靶向药物越来越多地用于疾病谱的早期阶段,目的是延缓疾病进展和延长生存期。尽管这些疗法可有效控制雄激素依赖性的前列腺肿瘤,但在强效治疗的冲击下幸存下来的前列腺肿瘤细胞,可能会进化并产生耐药性。
研究表明,TP53(一个编码p53蛋白的基因)和RB1(一个编码RB蛋白的基因)的双重失活,是ADT耐药的基础,在病理上的表现就是由腺癌演化为神经内分泌/小细胞癌。据报告,有前列腺腺癌病史的患者,发生小细胞癌的中位时间约为前列腺腺癌诊断后的18-25个月。大约65%的原发性前列腺腺癌和90%的转移性前列腺腺癌在ADT后发展为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(包括小细胞癌)(IntJMolSci.2021;22(23):12742)。因此,临床上前列腺腺癌ADT治疗无效,或先有效后失效,应考虑系治疗诱导的侵袭性前列腺癌变异的发生。
癌症是一种动态疾病,任何单一的静态治疗方法,无论是化学疗法,还是基因靶向药物,往往都会失败。癌细胞为躲避威胁,会发生无限数量的突变组合,并按照进化论法则而进化。临床上,必须认识和警惕这种癌细胞的治疗相关性“进化”,进而实施有效的预防和干预。
相关热门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