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您当前的位置: > 医院动态 >
- 全网发布:10-02 23:00 发表者:zsz
牛立志专栏 | 当国际肺癌专家成为患者,重新理解生命与医学

△9月28日“国际顶尖肺癌专家宣布已患肺癌三年”登上热搜榜头条
作为同行,我得知卡米吉医生身患晚期肺癌的消息时,心情复杂。一位毕生与肺癌搏斗的专家,如今却要面对自身晚期肺癌无法治愈的现实。
这位专家的患病经历打破了公众对肺癌的固有印象——他从不吸烟。
在中国,非吸烟肺癌患者比例逐年上升,尤其是女性患者。研究表明,除了吸烟,肺癌还与遗传因素、环境污染、职业暴露、厨房油烟等多种因素相关。
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,非吸烟肺癌与吸烟相关肺癌有着不同的基因突变谱。非吸烟肺癌中EGFR、ALK、ROS1等驱动基因突变频率更高,而这恰好为靶向治疗提供了机会。
因此,卡米吉医生采取了口服靶向药物,并接受了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方案。在当地当时,这被视为一种标准的治疗方式。但今年,病情还是进展了。
这次,这位专家没有将自己的病情隐藏起来,而是选择公开分享他的经历。他表示,自己这么做并非为了博取同情。而是希望肺癌专家和晚期肺癌患者的双重身份,可以帮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这种疾病,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和误解,消除那种“一经诊断就意味着价值终结”的陈腐观念。
他通过自己的病例,向公众传达了几个重要信息:
-
肺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——即使是专家也会忽视定期检查;
-
非吸烟者同样需要关注肺癌风险;
-
癌症已经可以像慢性病一样被有效管理,而非直接被判处死刑;
-
癌症患者完全可以保持生活质量和继续对社会做贡献。
当被问及“患上自己毕生与之斗争的疾病是否感觉愤怒”时,卡米奇医生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深感意外的回答:“不,我没有感到愤怒。实际上,这可能听起来很奇怪,但在确诊后没几天,我就把这件事合理化为一种荣幸,因为我能亲身体验我所有患者曾经历过的一切。”
疾病限制了他的身体,却拓展了他的精神。这位专家的经历让我反思医学的本质。医生不仅要治疗疾病,更要治疗患病的人。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,如同医学的两翼,缺一不可。在这位专家患病三年的今天,肺癌治疗领域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步。靶向治疗不断有新药问世,免疫治疗的适应证逐步扩大,更多联合治疗方案正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前景。
作为肿瘤专科医生,我深知我们离完全攻克肺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但这位专家的经历给了我们另一种启示:即使无法完全治愈,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与疾病共处的方式,活出生命的质量与尊严。
擅长肿瘤冷冻消融、微波消融、纳米刀消融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,特别在肺癌、肝癌、肾癌、胰腺癌等实体肿瘤的微创治疗方面独树一帜。他带领复大团队完成了一万多例复杂的冷冻治疗、一千多例纳米刀消融治疗,以及五千多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;患者年龄跨度从4 岁小孩至 94 岁老人,从国外卫生部长、明星到普通百姓,均取得了满意疗效。
发表论文三百多篇,其中SCI文章共112篇。同时参与编著医学专著二十多本,主编四本,科研基金共25项。
主要荣誉:
-
广州好医生
-
最美红棉老兵
-
白求恩式好医生
-
暨南大学首届优秀医院院长
-
广东医院优秀院长
-
广东好医生
-
广州市劳动模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