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> 科普知识 >

    世界爱耳日|常掏耳朵会致癌,是真的吗?

  • 全网发布:03-10 09:57 发表者:fuda_xxfb
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官网公布,2021年世界爱耳日主题为“人人获得听力保健-筛查、康复、沟通”,共同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对听力保健的重视,采取对应行动去解决大众的听力损失及耳部疾病等问题。
 
 
  世卫组织发布《世界听力报告》,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,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,其中4.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有中度或以上程度的听力损失。
  很多人觉得,耳朵有什么好爱的,听力正常就行了呗!其实不然,现如今除了常见的如外耳道炎、中耳炎等耳疾外,不良的用耳习惯还会导致年轻人“耳鸣”,甚至有的人还可能因此患上癌症。
  
 
 
  耳朵,患癌?或许有人会觉得是耸人听闻,医学研究显示,耳癌主要由病毒感染和慢性刺激等诱发。主要发生在耳廓、外耳道和中耳。早期表现为屑状斑丘疹,搔抓容易引起出血,逐步发展为硬结,之后表面糜烂、溃烂或形成菜花样肿物。
 
  不合理掏耳朵
  是耳癌发生的导火线!
  挖耳勺如果不及时进行消毒,或者清洁不当,会携带病菌,人掏耳朵时,病菌进入耳道——引发病毒感染。
  
 
 
  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,与软骨膜连接比较紧密,皮下组织少,血液循环差,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、感染,导致外耳道疖肿、发炎、溃烂,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,影响张口和咀嚼。
  “耳屎”也有人称为“耳蝉”,医学名称叫“外耳道耵聍”,是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,可以保护耳道的皮肤。频繁掏耳朵就会把保护层破坏掉,外耳道皮肤变得干而且痒,而越痒越掏就会形成恶性循环。外耳道的皮肤比较娇嫩,长期刺激会造成外耳道炎症、感染,继续过度刺激就可能导致癌变。
  除了掏耳朵,耳内病毒感染、耳部血管病变、内耳窗膜破裂等原因也会诱发耳癌,只是相对概率较低。
 
  这,还能愉快掏耳朵吗?
  一般而言,耳屎不必人工清除,它会在说话、吃饭、打呵欠时,随着下颌运动,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,自动被排出。
  
 
 
  1、掏耳朵千万不可太频繁,一般10天左右一次;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“油耳”的人可适当短一点,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。
  2、不建议使用棉签、金属等掏耳。另外,指甲缝易藏匿细菌,平时最好也不要用手指掏耳朵。
  3、患有慢性外耳道炎的人,耳屎分泌较多,不易排出会形成硬块,如果耳道内感觉有硬物阻塞,不舒服、特别痒,或者有流水、疼痛等症状时,可能是发生了耵聍栓塞或出现了炎症,应去正规的耳鼻喉科医院进行就诊。
 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,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,这时,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,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,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--3天预防感染。
 
  要想保护耳朵
  一定要注意做到:①戴耳机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%,连续戴耳机不要超过60分钟,外界背景音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;
  ②不要长时间“煲电话粥”。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伤听力的一个途径,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。打电话时一次尽量不要超过3分钟,免听的损伤会更小;
  ③不要长时间待在高强度噪声的环境中,如酒吧、KTV等,更不要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;
  ④不要频繁掏耳屎、游泳时进水、耳外伤
  ⑤不要忽略感冒鼻炎,用力擤鼻涕、吸鼻涕,滥用抗生素;
  ⑥控制烟酒食用量,不要熬夜,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。
 
  耳鼻喉科
  广州复大耳鼻喉科,是集预防、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。该科由临床经验丰富、技术精湛的专业医师坐诊,并引进内窥镜手术成像摄像微电脑电脑系统、电脑微波治疗系统等,首创全程透明化操作手术室。
  科室成就了一套治疗各类耳鼻喉疾病的独特方法,为各耳鼻喉患者排忧解难。诊疗范围:耳鸣、耳聋、中耳炎、声带息肉、偏头痛、血管神经性头痛、咽喉肿痛、扁桃体炎、咽炎、顽固性咳嗽、鼻窦炎、鼻息肉、过敏性鼻炎、急慢性鼻炎。
 

相关热门词:

治疗专家成员
  • 徐克成教授

    徐克成教授是国际著名消化病专家和肿瘤治疗专家...详细>>
  • 牛立志副教授

    第四军医大学胸心外科博士毕业;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...详细>>
  • 曾宗渊教授

    毕业于中山医学院(现中山大学)医疗系...详细>>
相关视频
央视媒体报道:细妹肚里能“撑船”
央视媒体报道:细妹肚里能“撑船”
罗马尼亚电视台采访徐克成院长,讲述冷冻消瘤减瘤在治疗癌症中的
罗马尼亚电视台采访徐克成院长,讲述冷冻消瘤减瘤在治疗癌症中的
央视报道时代楷模徐克成:厚德行医 医德共济
央视报道时代楷模徐克成:厚德行医 医德共济
央视国际频道报道:医者仁心 抢救象面人
央视国际频道报道:医者仁心 抢救象面人
广州电视台播出:癌症康复协会挂牌仪式
广州电视台播出:癌症康复协会挂牌仪式
更多相关视频